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院士任第一任所长,现任所长为徐涛研究员。建所以来,在贝时璋、邹承鲁、梁栋材和杨福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研究所在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
2011年,按照院“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生物物理所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即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非编码核酸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源头创新和骨干、引领作用;明确了真核膜蛋白和蛋白质复合体结构与功能关系、建立“认知基本单元”的理论框架、生物成像瓶颈技术突破为核心的三个重大突破以及五个重点培育方向,扎实启动实施“一三五”规划。
生物物理所现拥有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非编码核酸重点实验室(筹)、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重点实验室、交叉科学所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与海外科研机构共建了“中日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实验室”、“中澳表型组学联合中心”、“中美人脑直接成像中心”等联合研究机构。2011年,依托生物物理所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参加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双双获得“优秀”。
生物物理所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的挂靠单位,主要出版物包括《生物物理学报》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其中《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是SCI-E收录期刊。研究所现拥有1100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图书28000余册、期刊合订本33000余册,数据库13 个,可访问2500余种外文电子学术期刊和95%以上的中文学术期刊。
所级中心链接: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